建水是一个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的省级文化名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12月19日,竞争力智库、中国信息化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19》。《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县域旅游发展现状,对全国旅游强县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系统评价,公布了“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报告》显示,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分布在22个省份。其中,云南红河州建水县榜上有名。
报告显示,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综合竞争力继续增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住宿条件持续改善。2018年,百强县平均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72.22亿元,平均增长22.3%;百强县中有16个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个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98个百强县开通了高速公路,百强县共拥有五星级酒店58家,客房1.6万间;四星级酒店162家,客房2.98万间。
此次公布的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新增10个成员,分别是河北涉县,山西灵石县、洪洞县,江苏东台市,浙江宁海县、永嘉县、长兴县,湖南吉首市,贵州镇远县,云南瑞丽市。
《报告》认为,我国县域拥有锦绣壮美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绚丽多彩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大力推进县域旅游发展,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长期以来,与城市发展旅游业相比,县域面临着交通瓶颈制约、资本投入不足、旅游设施落后、营销能力差等短板,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开展县域旅游发展监测评价,将为县域旅游业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供重要参考,进而推动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建水县围绕旅游强省目标任务,按照“恢复一座古城、擦亮两张名片、做强三个品牌、挖掘四类文化、打造六大景区、实现国际型旅游城市目标”的旅游发展思路,抢抓省委、省政府将建水县纳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和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机遇,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了建水县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打造“墨香古城?上善建水”,推动了全县旅游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2005年至今,建水县“孔子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如今,已成为云南,乃至全国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品牌活动,建水文庙也成了人们体验儒学文化的旅游胜地之一。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建水文庙最多一天接待5万人次。
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使建水旅游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思路下的城乡互动、产业融合成为建水住宿发展重要支点,以精品酒店、精品民宿为主要代表的住宿业快速发展,成为建水旅游业的新生力量。
2015年,在政府牵头下,建水依托临安古城众多的老宅老房,充分挖掘建水儒家文化,重点保护修缮古城内十座示范性传统民居院落,与外来精英一同打造高雅文化品位与优质服务结合的竹叶轩、秀居、闲庭等精品民宿。在乡村民宿方面,建水结合西庄特色小镇,坡头、官厅等少数民族风情传统村落,曲江温泉等乡镇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
2016年,建水县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借“东风”之势,大量游客纷纷涌入建水,品尝建水独特的美食美味,建水特色小吃更是成为游客到建水旅游的一大目的和享受,建水特色餐饮美食产业已然成为推动建水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建水不断引导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2018年,全县共有住宿设施312家,其中星级酒店5家、星级特色民居客栈2家、度假型酒店6家、特色客栈20家,房间数6676间,床位数12695张。以精品酒店、精品民宿为主要代表的住宿业快速发展,成为建水旅游业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围绕六大旅游要素,结合实际,建水推出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游线路,完善景点服务信息,让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建水旅游。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