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概况
行政区级别 |
自治州 |
所属地区 |
云南省 |
地理区位 |
位于东经98°35′38″~100°18′22″,北纬26°52′10″~29°15′09″。 |
下辖 |
1个县级市、1个县、1个自治县 |
行政面积 |
23870千米 |
区内人口 |
40万人 |
民族分布 |
迪庆境内有26种民族。 |
标志文化 |
藏文化 |
气候条件 |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
地质地貌 |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这里地貌独特:有古高原面,也有大山、大川、大峡,是世界著名景观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 |
建设用地面积 |
1.55万公顷 |
耕地面积 |
5.00万公顷 |
主要自然资源 |
迪庆州共有大小支流221条,水能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的15%。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1370万千瓦以上。截止2014年5月,已发现铜矿床和矿点42处,探明铜金属储量达500多万吨。 |
主要农产品 |
牛奶、禽蛋、蜂蜜、蚕茧 |
交通条件 |
迪庆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东部藏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转站,是我省进出西藏的咽喉。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迪庆在日益形成的滇川藏区域经济中开始显现出其独特的影响力,“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两张世界级品牌对迪庆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影响不断扩大。 |
大中院校数量 |
1个 |
主要产业 |
我省进入西藏的交通咽喉;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我省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重要的水能基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区。 |
开发区 |
省级开发区1个 |
企业总量 |
截至2015年5月31日,迪庆州共有内资企业338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26户,个体工商户25592户,外资企业48户。 |
最低社会保障 |
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是505元和3200元。 |
科研力量 |
2018年末,迪庆州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8个,科技人员93人。 |
金融力量 |
迪庆州共有14家银行机构,71个营业网点,保险业机构12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3家。 |
地区生产总值 |
2175236万元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城镇34411元 农村8524元 |
基础信息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香格里拉市。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总面积23870平方千米。
迪庆藏族自治州管理1个县(德钦县)、1个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个县级市(香格里拉市)。迪庆境内有26种民族,千人以上的有藏、傈僳、汉、纳西、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民族。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汇处,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
地质气候
地质、地貌: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这里地貌独特:有古高原面,也有大山、大川、大峡,是世界著名景观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
迪庆藏族自治州有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和哈巴、巴拉格宗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群,并拥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见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现代冰川。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硕都湖、纳帕海、天鹅湖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大小中甸、硕都湖等秀丽草甸占迪庆州土地面积的1/5。
气候
迪庆藏族自治州内气候属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年极端最高气温25.1℃,最低气温-27.4℃。立体气候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土地利用
计划到2020年,该地的耕地保有量为5.00万公顷,建设用地总规划面积为1.55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18万公顷。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亚洲水塔”东南端,平均海拔3380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的上游都纵贯迪庆州。特别是长江,流经里程达430公里,流域面积16810.8平方公里,澜沧江在州境内流程320公里,流域面积7059.2平方公里,迪庆州共有大小支流221条,水能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的15%。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1370万千瓦以上。“十一五”起,国家将开发金沙江、澜沧江水能资源,总装机可达1000万千瓦以上,水电产业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动物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细叶莲瓣等的分布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园林园艺植物珙桐、秃杉等,有以松茸、羊肚菌、木耳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136种,野生药用植物有虫草、天麻、贝母、杜仲、当归等867种,分布在迪庆境内的高等植物多达187科5000余种,其中银杏、云南红豆杉等30余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维西兰花、高山杜鹃等观赏植物就达1578种。境内有野生动物共1400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种类就达80余种,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野驴、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有雪豹、林麝、淙熊等十多种。三类保护动物有岩羊、血雉等近十种。
植物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用地16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树种有云杉、红杉、冷杉、高山松、红豆杉、香榧、云南松、华山松等。有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32.0129万公顷。
矿产资源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三江成矿带”腹心地带,是全国十大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截止2014年,共计发现铜、钨、钼、铅锌等30多种矿,发现矿床矿点300多处,其中羊拉铜矿、普郎铜矿、红山铜矿、楚格咱铁矿、江坡铁矿、安乐铅锌矿等达到大中型矿床的规模。截止2014年5月,已发现铜矿床和矿点42处,探明铜金属储量达500多万吨,其中羊拉、红山铜矿已探明铜金属储量达260多万吨,普朗铜矿储量在200万吨以上。
畜牧资源
截止2014年5月,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共有草地面积913万亩,占迪庆州国土总面积的18.8%。其中可利用草地629万亩,是云南最大的天然牧场。主要畜种有牦牛、犏牛、猪和羊等。
交通条件
飞机:迪庆拥有自己的民航机场——香格里拉机场。
公路:迪庆境内主要有三个汽车客运站:香格里拉县客车站、德钦县客车站、维西县客车站。基本形成了以国道214线为主干道,滇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从迪庆穿过。已建成香德二级公路、维德二级公路、尼塔二级公路、西内环高速连接线公路和上江格兰大桥,续建香丽高速公路、香稻三级公路、维福三级公路,新开工建设维通二级公路、拉玛落二级公路、S209虎中线、S209香乡线、东外环二级公路、德巴三级公路、奔其四级公路、阿倮四级公路和拖顶、礼仁金沙江大桥。
铁路
丽香铁路(在建)
大专院校
云南开放大学迪庆开放学院
主要产业
我省进入西藏的交通咽喉;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世界级精品旅游胜地;我省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重要的水能基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区。
主要开发区
省级开发区:
云南迪庆经济开发区
企业总量
截至2015年5月31日,迪庆州共有内资企业338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26户,个体工商户25592户,外资企业48户。
格里拉天丽斯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香格里拉县高原精酿工业啤酒有限公司
丽江胖金妹牦牛肉食品有限公司
香格里拉县云矿红牛矿业有限公司
香格里拉县鼎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香格里拉县康特钼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迪庆洁利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藏乡生物资源有园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迪庆润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最低生活保障
2017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分别是505元和3200元。
科研力量
2018年末,迪庆州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8个,科技人员93人。
迪庆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化研究所
迪庆藏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所
云南白水台钙华的形成与环境演变研究监测站
金融力量
迪庆州共有14家银行机构,71个营业网点,保险业机构12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3家。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太平洋证券
红塔证券
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迪庆支公司
永安保险迪庆中心支公司
地区生产总值
2018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175236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5602万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1662万元,同比增长1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47972万元,同比增长5.9%。全年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991367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5.6%。人均生产总值为52669元,增加4335元,同比增长8.9%。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6:38.7:55.3调整为5.8:41.4:52.8。第一产业比重较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
人均可支配收入
截至2018年,迪庆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4元,增加748元,增长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11元,增加2558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4552元,增长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