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概况
行政区级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 |
地理区位 |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3º32′-114º58′,北纬29º02′-30º19′。东邻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 |
下辖市县 |
4县1市1区,12个乡、51个镇、6个办事 |
行政面积 |
9861平方公里 |
区内人口 |
253.51万人(2017年) |
民族分布 |
咸宁市属于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以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苗族为主。 |
标志文化 |
三国文化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地质地貌 |
境内主以平原、低山、丘陵、侵蚀构造中山地形为主 |
建设用地面积 |
80275公顷 |
农用地面积 |
813219公顷 |
主要自然资源 |
咸宁市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性质共分8个土类、20个亚类、70个土属、241个土种;陆生野生动物共有30目460余种,;乔木树种共有112科、354属、1114种、54个变种;境内有湖泊面积30公顷以上大小湖泊19个,总湖容31.523亿立方米;已发现矿产59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4种。 |
主要农产品 |
桂花、楠竹、茶叶、苎麻、茶叶等。 |
交通条件 |
客运站30个,货运站4个;3条国道;3条内河航道;12个港口。 |
大中院校数量 |
普通高等学校2所 |
主要产业 |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区域性综合物流基地,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武汉市的产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
开发区 |
省级开发区7个 |
企业总量 |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98021户。 |
最低社会保障 |
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月均583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年均5333元 |
科研力量 |
2015年,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专家院士工作站31处,企业技术中心12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校园孵化器1家。 |
金融力量 |
2015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机构网点492个(含自助银行157个),证券营业部3家,保险主体26家。 |
地区生产总值 |
1362.42亿元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1995元 |
基础信息
咸宁,为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地势南高北低;下辖:咸安区、通城县、通山县、嘉鱼县、崇阳县、赤壁市。2017年总人口253.51万人。
咸宁市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批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鄂南大竹海、赤壁黄盖湖、通山闯王李自成墓、九宫山、北伐贺胜桥、汀泗桥战役遗址等重要景区、一城十二泉(温泉)等皆为位于其境内。
2017年,咸宁市地区生产总值1234.86亿元,比2016年增长8.1%。
2019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统筹强化监督(第一阶段)黑臭水体专项排查情况,咸宁被列入“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低于80%的城市名单”,消除比例为40%。
地质气候
地质、地貌:
咸宁市地势南高北低,根据全国地貌区划可以分为3个地貌区:沿江湖冲积平原区:位于咸宁市西北部,为赤壁市茶庵岭至咸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位于咸安市中部,通山县高潮至沙店一线以北,茶庵岭至双溪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幕阜山侵蚀构造中山地区:位于咸宁市通山高潮至沙店一线以南地区,为花岗岩、变质岩组成的穹窿褶皱断层山陡坡地形。
咸宁位于长江中下游东南岸,幕阜山北麓。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Ⅱ)东端的下扬子台坪(Ⅱ3)的大冶褶带(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宁台褶束(Ⅱ3)以及幕阜台拗(Ⅱ4)的通山台褶束(Ⅱ4)等3个四级构造单元。区内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通山的九宫山一带。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形成现今地貌景观。地势南高北低,分为3个地貌区。江汉湖积冲积平原区,位于西北部,为赤壁市茶庵岭至咸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位于中部,为通山县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北,茶庵岭至双溪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幕阜山侵蚀构造中山区,位于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南地区。
气候:
咸宁市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的气温为零下15.4℃。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54.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灾、洪涝及夏旱、伏旱等。
土地利用
2014年末,全市土地总面积975150公顷,其中农用地8132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39%;建设用802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3%;其他土地816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7%。
农用地。耕地2016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68%;园地195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0%;林地5333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70%;牧草地12公顷;其它农用地5866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2%。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541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5%(其中城镇用地地23721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8100公顷、采矿和独立建设用地2289公顷);交通水利用地255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62%;其他建设用地6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6%。其他土地。水域用地4612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3%;自然保留地355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4%。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咸宁市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性质共分8个土类、20个亚类、70个土属、241个土种。水稻土面积136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1.72%。潮土面积16.41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4%;石灰(岩)土面积9.39千公顷,占总面积的0.805%;自然石灰(岩)土8.76千公顷,占林荒地面积的12.47%。紫色土面积3千多公顷,占总面积的0.29%,其中耕作土壤1.05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34。红壤面积641.03千公顷,占总面积的54.65%,其中耕作型红壤43.56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1.29%。黄棕壤面积13.6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17%。草甸土地面积0.32千公顷,占总面积的0.03%。沼泽土面积2.05千公顷,占总面积的0.18%。
动物资源
咸宁市陆生野生动物共有30目460余种,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节肢类、兽类等。两栖类共有2目7科4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已在通山九宫山安家落户。爬行类共有4目9科45种,约37种主要分布本区丘陵和山区,常见的有锦蛇、乌梢蛇、滑鼠蛇、银环蛇、黄金条(灰鼠蛇)。鸟类共有17目40科约270余种。隼形目(老鹰)、号鸟形目(猫头鹰)等猛禽类主要分布在通山、崇阳、通城等县的多林地带。国家保护动物白鹇、白冠长尾雉等偶见于通山、通城等地深山。节肢类有数百种。常见的有土蜂、蜘蛛、螳螂、蜈蚣、蝉、蜻蜓、蝴蝶、蚯蚓等。兽类共有9目25科约百余种。肉食性动物金钱豹、金猫两种珍稀动物偶见于通山县九宫山和通城县黄龙山。水生动物有:龟鳖、白鳍豚、日本沼虾等。
植物资源
咸宁市乔木树种共有112科、354属、1114种、54个变种。其中竹类共有12属、100种、7个变种;引种树种50科、101属、294种、9个变种;古、大、奇树种有27科、43属、57种,共226株。主要用材料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楠竹、苦槠、柏木、栎类、杨树、槠栲、枫香、檫木、酸枣、香椿、刺槐、泡桐、樟树等。主要经济树种有茶叶、桂花、油茶、油桐、柑橘、乌桕、棕榈、板栗、杜仲、厚朴、桃、李、梨、柿、枣、漆树、猕猴桃等。主要绿化树种有悬铃木、樟树、柏类、梅类、广玉兰、白玉兰、雪松、水杉、黄杨等。主要珍稀树种有: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银杉、水杉、钟萼木、秃杉等;二级保护树种三尖杉、凹叶厚朴、红椿、蓖子三尖杉、杜仲、胡桃、马褂木、金钱松、秤锤树、花榈木、红豆树、闽楠、桢楠、喜树等。全市有野生药用植物357种,以石耳、七叶一枝花、竹节人参、沉香、独活。明党参、黄精、天冬、玄参等是几种比较常见。主要花卉品种有芍药、鸡冠、海棠、芙蓉、墨兰、菊、紫荆、茉莉、夹竹桃、夜来香、白玉兰、梅、月季、杜鹃、南天竹等数十种。水生植物有维管束植物,主要有:萍、莲、菱、藕等75种。浮游植物种类与长江中下游湖库组成大体相似,主要有8门、27科、47属,如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等。
水资源
咸宁市境内有富水、陆水、金水、黄盖湖四大水系,湖泊面积30公顷以上大小湖泊19个,总湖容31.523亿立方米,主要湖泊有西梁湖、斧头湖、黄盖湖、大岩湖和密泉湖。河流246条,长江自西向东经螺山而下,流经赤壁市、嘉鱼县环绕簰洲湾经上沙伏,入武汉市江夏区向东流去,境内长138公里。全市地表水资源79.4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4.49亿立方米。全市有大小泉眼18244处,仅在温泉城区的月亮湾就有14处泉眼。流量在0.1立方米/秒以上的就有997处。全市共成地热井约60口,平均日开采量约30000立方米。
矿产资源
咸宁市已发现矿产59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4种,包括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21种。居湖北省第一的有钽、铍、锑、独居石、长石、钠长石、白云母、镁和地热9种,居第二位的有金、铌、冶金用白云岩3种,居第四位的有煤、钒、锰3种。嘉鱼蛇屋山金矿为湖北省首个大型独立金矿。
交通条件
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位于京广铁路、武广高速铁路、G4京港澳高速公路,G56杭瑞高速公路、G45大广高速公路和106、107国道中段,区位适中,交通便捷。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并存,以公路运输为主。正在兴建咸宁——通山高速公路,咸宁——黄石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工程。随着武广高铁、城际铁路以及2座长江大桥、5条铁路、10条高速公路和一级路、8大港口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极大的提升了咸宁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2017年,咸宁市货运量9841万吨,比上年增长10.2%;货物周转量116.75亿吨公里,增长10.9%;客运量5982万人,下降0.8%;客运周转量33.55亿人公里,下降1.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1.0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比上年末增长14.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9.46万辆,增长15.9%。民用轿车保有量10.8万辆,增长17.6%,其中私人轿车10.19万辆,增长19.2%。
全市有客运站30个,货运站4个;客运站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7个,三级站7个,四级站9个。“十五”期间该市新建了嘉鱼和崇阳客运站2个二级客运站,咸安、通城、赤壁等3个货运站正在建设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规范、设施配套的客货运站场网络。全市拥有营运客车3079辆、41081座位,营运货车3533辆、14163吨,其他机动车2233辆、3486吨。开通客运线路359条,日发班次3137个,已通达全国9个省份。
公路基本形成了以G4京港澳高速公路为龙头,以国省二级公路为主干,以县乡公路为分支的四通八达的区域公路网络体系。现有106、107、316等3条国道285.775公里,省道10条,为武赤线(原武蒲线)、横路线、咸通线、白界线、沿横线、仙崇线(原蒲洪线)、崇赵线、南大线、咸合线(原咸潘线)、红牌线,共计466.261公里,基本实现了国省道“二级化”、县乡道“黑色化”、乡村道“通达化”。全市现有69个乡镇(区),1405个行政村,实现了100%乡镇、89.6%的行政村通公路。
铁路建设
赤壁长江大桥、嘉鱼长江大桥、武汉新港咸宁港区(嘉鱼-赤壁段),中国咸宁通山核电专用码头(嘉鱼潘家湾港),武咸城际铁路,咸宁——宜春——吉安铁路,咸宁——武汉铁路,咸宁——赤壁铁路等。
主要依托境内长江干流、长江支流及内河、水库湖泊,全市现有通航里程564.4公里,其中长江干流航道长118公里。除长江黄金水道外,另有省级内河航道三条:陆水、富水、金水,主要湖泊有西凉湖、斧头湖、黄盖湖。全市拥有港口12个,其中长江港口6个(赤壁、陆溪口、石矶头、鱼岳、潘家湾、牌洲),陆水内河港口3个(赤壁、陆水主坝、天城),富水库区港口3个(七里冲、慈口、燕厦);共有生产用码头58座,泊位85个(其中交通部门码头53座,泊位83个),年货物吞吐量134.02万吨,旅客吞吐量7.3万人次。
大专院校
2017年,咸宁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
湖北科技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咸宁校区
咸宁广播电视大学
主要产业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区域性综合物流基地,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武汉市的产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咸宁市(咸安区)重点发展现代森工、麻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建设成为鄂南区域物流中心。
主要开发区
省级:
咸宁经济开发区
湖北咸安经济开发区
湖北通山经济开发区
湖北通城经济开发区
湖北嘉鱼经济开发区
湖北赤壁经济开发区
湖北崇阳县经济开发区
企业总量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98021户,注册资本(金)30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6%、26.79%。
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
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
湖北奥瑞金制罐有限公司
湖北省嘉鱼蛇屋山金矿有限责任公司
赤壁晨鸣纸业有限公司
湖北省电力公司成宁分公司
华新水泥(赤壁)有限公司
湖北玉立砂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三环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
嘉鱼葛洲坝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武钢森泰通山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咸宁成安供电公司
湖北省电力公司通山县供电公司
湖北省电力公司嘉鱼县供电公司
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福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电力公司赤壁市供电公司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枢纽工程局
湖北洁丽雅纺织有限公司
湖北省电力公司崇阳县供电公司
最低生活保障
2018年4月1日起,咸宁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月均583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年均5333元。
科研力量
2015年末,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专家院士工作站31处,企业技术中心12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校园孵化器1家。
武汉科技大设计研究院(赤壁分院)
嘉鱼县水产科学研究所(水科所)
赤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三国智慧研究院
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
湖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湖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赤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嘉鱼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向阳湖试验基地
湖北科技学院非动力核技术创新团队-实验室
金融力量
2015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机构网点492个(含自助银行157个),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1家(民生银行),城市商业银行1家(湖北银行),农村商业银行6家,外资金融机构1家(花旗贷款公司),邮政储蓄银行1家,村镇银行6家;小额贷款公司12家;证券营业部3家;保险主体26家,各级营业性保险机构及营销服务部(含乡镇)229家;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6家,注册资金达亿元以上13家,注册资本金总额14.18亿元,同比增长35.87%。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民生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长江证券
国泰君安证券
海通证券
地区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6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88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62.83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512.71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7:48.7:37.6,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3和1.6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655元,增长8.1%。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年,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霞配收入21995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37元,增长8.1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16元,增长8.5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9.76,比上年下降0.5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6.00,比上年下降0.86。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2016年6月22日,咸宁市与匈牙利威菜士艾吉哈兹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2015年9月6日,咸宁市与韩国京能道义王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2013年6月24日,咸宁市与韩国江原道太白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1997年9月,赤壁市与白俄罗斯巴拉若维奇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