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办公场地、捉襟见肘的创业资金、社会人脉薄弱导致业务拓展困难、团队管理矛盾致转型艰难……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激情、有吃苦的决心,可是有时难免被现实中的困恼“绑住手脚”。
为了帮助大学生创业企业走好创业路,近日,湖州市人力社保局制定并公布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实施细则,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招引、创业项目培育、赴外驻点招才、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补贴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本文将对《湖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实施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此次出台的《细则》明确,2020-2022年,全市培育不少于10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吴兴区、德清县、长兴县、安吉县每年70个,南浔区每年45个,南太湖新区每年25个。
培育对象
符合湖州产业发展导向、创新路径清晰、创业成果显著、预期效益明显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培育条件
1.依法登记注册,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法定代表人为在校大学生或毕业五年以内高校毕业生;
2.创业企业员工人数不少于5人(以在湖州缴纳社会保险为准,在校大学生不受缴纳社会保险限制),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
3.创业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上。
支持措施
为了让项目更好地从理想变成现实,《细则》也制定了一揽子实打实的支持措施。
1.对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范围内,政府按同期限LPR利率基础上加点不超过300个基点给予贴息补助,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
2.对为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或取得显著业绩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
3.免费参加政府组织的中高端创业培训,在该项目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参照《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服务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意见》(湖委发〔2020〕8号)有关实施细则,享受购房、安家、租房和就业等补贴。
所以,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们,你有符合湖州产业发展导向、创新路径清晰、创业成果显著、预期效益明显的项目,且符合培育条件的,可以向注册所在地区县人力社保部门提出申请。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