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定了3件大事——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破解“准入不准营”;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破解“准入不准营”,这有利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也是稳就业的有力措施。
会议决定,从12月1日起,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
一是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13项审批。
二是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等8项审批改为备案。
三是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60项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
四是对其余442项审批采取压减材料和时限、延长或取消有效期、网上办理、取消现场核验等优化服务措施。
五是对上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向社会公开并定期调整。
为此,会议决定,在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涉及的法律,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调整实施。
会议强调,“证照分离”改革要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对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便利化,并加强公正监管、事中事后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中。成熟经验要及时向全国推开。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依照传统的证照模式,大量行政力量消耗在审批程序,企业办理证照手续繁杂,不仅抑制了市场活力,还无形中增加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证照分离”改革在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和持续推进,有助于市场准入领域实现“宽进严管”,行政力量大量转向服务市场与监管,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
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会议指出,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养老服务,是应对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要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行、助洁等便捷服务。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要把养老服务作为重要配套。
二要调动社会力量发展适合老年人消费的旅游、养生等服务。鼓励企业研发生产优质适用的老年用品。大规模培养养老院长、护理员、社工等。
三要支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建立保险、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加大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补贴。
四要加强养老产品和服务质量监测,严肃查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行为。
此外,会议还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