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中共广西钦州市委书记王革冰在会上表示,钦州市目前已开通覆盖大西南、联通大西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体系,“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正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等全方位资源集聚的重要枢纽。
中国国务院当天公布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9平方公里,涵盖南宁片区、钦州港片区、崇左片区三个片区。钦州港片区面积最大,为58.19平方公里。
本月稍早前,中国官方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这条贯穿广西钦州的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钦州作为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抢抓机遇,确立了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新格局的新目标和新思路,全力建设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竞争力强的陆海新通道。
钦州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心位置,1994年撤地设市。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之前,钦州长期处于有海无港的封闭状况,当地官方坚持扩大开放,向海而兴,从两个万吨级码头起步,逐渐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亿吨大港,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钦州要建成“南方大港”的梦想。
王革冰表示,当前钦州市正在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和行动,全力推进新通道建设提速。在陆海新通道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已建成运营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打通了海铁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基本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长时期的发展需求。在港口航线、海铁联运班列方面,已建成39个万吨级泊位,开通42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覆盖了亚洲所有重要港口,两年来推动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兰州等地至钦州8条海铁联运班列开通运行,钦州至波兰马拉舍维奇、德国杜伊斯堡2个中欧班列实现首发,实现与中欧班列网络的无缝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出席当天发布会的钦州市市长谭丕创表示,2018年钦州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0万标箱。2019年上半年,钦州港吞吐量同比增长21%,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他指出,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2019年有望达到300万标箱,集装箱干线港集聚效应初具规模。
谭丕创还表示,按照国家和广西自治区对钦州港的战略定位,围绕加快融入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当地官方将加快建设好钦州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力争用2至3年时间,使钦州港在产能上再上新台阶,进入国内先进大港行列,加快对接国际大港标准。另一方面,按照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准,加快建成北部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加密钦州港与西部地区城市的海铁联运班列,强化钦州港的枢纽作用,全力将其打造成为大湾区连接西南地区的重要物流枢纽港。
【延伸阅读】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钦州港片区58.19平方公里(含钦州保税港区8.8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港航物流、国际贸易、绿色化工、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和向海经济集聚区。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表示,要将北部湾港打造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其中明确指出“钦州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支持钦州港建设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集装箱泊位”。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