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县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力争2020年生产总值达2亿

发布日期:2019-08-29 17:39:03  来源:扶绥县人民政府  作者:
0
当前位置: 崇左>>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为加快促进扶绥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扶绥县工业高质量发展,617日,崇左市扶绥县出台《扶绥县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力争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力争生产总值达到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培育产值亿元企业1家、5000万元企业2家。

政策制定背景

自治区《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桂发〔2018〕11号)提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育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做大产业规模,实现通信设备、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应用电子、集成电路等产业化,打造南宁、桂林、北海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自治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桂政发〔2018〕30号)提出: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强规划引领,发展特色加工制造业。围绕县域农产品、矿产等特色资源,发展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发挥汽车、机械等产业对县域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发展配套型产业;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电子配套、纺织服装、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发民俗工艺,创办小企业。在上述文件出台背景下,为充分发挥扶绥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跨境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加快促进扶绥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扶绥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在对扶绥县此前出台的仍在执行的相关政策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并综合参照部份先进地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扶绥县实际情况,形成了该《意见》。

政策主要内容

《意见》提出以电子信息加工贸易型企业为重点,突出产业和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集聚、承接产业转移、壮大企业规模、加快产业配套、强化创新驱动,确保电子信息制造业“一年打基础、三年稳增长、五年上台阶”。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集中力量推进空港扶绥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集聚区的建设。以空港经济区为平台,进一步加大电子信息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现代电子设备及各种电子配件等上下游、全产业链项目,构建地方特色明显、辐射和带动能力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区和配套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的发展模式。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依托空港扶绥经济区物流优势和跨境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电子信息产业为起点,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龙头企业,通过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以商会招商等方式,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电子产业转移,积极引进零组件企业,布局外壳、模具、零部件等配套环节。通过项目招引、自主研发、技术合作等途径,丰富产品体系,做大零组件领域,并推动成为国内重要的智能终端零组件生产基地,发展智能终端整机。

——狠抓龙头企业发展对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要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迅速做大做强,打造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电子信息领域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加大龙头企业引进力度,利用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吸引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增强产业规模,坚持承接和培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具有核心关键技术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立足产业链构建、拓展、延伸,不断吸纳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入驻,快速带动区域内该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

——深入实施“互联网+”贯彻网络强国战略部署,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依托面向东盟的开放优势,强化集聚各类要素的平台作用,大力发展互联网平台经济,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构建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建立健全,以互联网推动创业创新要素平台化、集聚化和生态化,培育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系统。 

政策支持

主要是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租赁标准厂房减免、项目搬迁入驻补助、厂房装修补贴、采购新生产设备补贴、物流补贴等五个方面进行优惠补贴,加大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到扶绥县投资置业的吸引力和扶持力度。

(一)厂房租赁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鼓励,使其可以直接享受到厂房租金“三免两减半”的优惠,加大对其到扶绥县投资置业的吸引力。

(二)项目迁入支持。鼓励从区外新迁入扶绥县的企业,优先搬迁高价值设备,提高其搬迁入扶绥县生产设备的技术活力。

(三)装修补贴。根据不同的无尘车间装修等级,给予相应补贴,旨在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优化空间布局,将产业往更高及更先进方向发展。

(四)设备补贴。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淘汰老旧设备更新新设备,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五)物流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奖励,旨在鼓励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将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扶绥县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发展。

意见还提出,营造良好的金融及营商环境。支持银行信贷、融资租赁、信用担保等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拓宽电子信息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对电子信息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鼓励有关风险投资基金投向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支持引导电子信息企业上市融资。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推行项目并联审批,试行工业项目投资承诺制,做好招商签约项目服务,推进落户电子信息企业发展。

加强电子信息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引入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的区内外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大力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级技校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快培养产业工人和高级技能人才。用好用足人才引进政策,营造人才政策洼地。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