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下发意见 发挥“三区”叠加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发布日期:2020-01-02 17:01:28  来源:洛阳日报  作者:孙小蕊、汪冰冰
0
当前位置: 洛阳>>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力争洛阳综合保税区在2020年封关运营,支持建设洛阳国际艺术品保税交易和展示中心;建立支持高新区金融、类金融企业和企业高管奖补激励机制;积极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吸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中介机构以及基金公司入区;对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实行市级单列;支持高新区探索实施双30%建设用地模式......“三区”融合发展又有新动向!2019年1227日,洛阳市下发《关于积极推进“三区”融合实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就如何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区”实现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要全方位推进“三区”在空间、体制、功能、政策上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中原城市群创新高地、资源流入开放洼地、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洛阳都市圈建设新引擎,实现发展质量更高、开放活力更强、创新动力更足等目标。

●推进全方位双向开放

加快高水平建设自贸区,开展负面清单外无审批试点,支持在竞争中性、跨境数据流动、电子商务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使自贸区成为与国际高标准服务业对接的重要平台。发挥综合保税区服务能效,支持建设洛阳国际艺术品保税交易和展示中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建立区域物流节点和区域总部,打造国家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优化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打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设信用信息与事中事后智慧监管平台,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实现公路、铁路、海关、口岸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和执法互助。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各级各类研发平台、孵化载体、新型研发机构优先在高新区布局。支持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各类平台。支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开辟外国人才来洛工作绿色通道。按照有关规定允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在高新区兼职兼薪、按劳取酬。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引导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吸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中介机构及基金公司入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进培育现代物流、数字经济、高端生活服务等业态,加快区块链、文化创意、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布局。支持高新区与周边县区合作,发展飞地经济。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的科技新城。支持与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支持国内外高端医疗机构在高新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住房供给能力,按照职住平衡、就近建设、定向供应的原则,在高新区建设产权型或租赁型人才公寓。支持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推动地铁3号线规划延伸至综保区。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赋予高新区更大的改革权限,在高新区同步复制推广自贸区相关政策,根据实际需要下放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现“办事不出区”。加快推进镇改办、村改居步伐,支持高新区探索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用人及考核机制,为“三区”融合提供组织保障。

根据意见力争到2025年,高新区GDP、建设用地亩均GDP产出、税收收入等主要指标在2018年的基础上“翻番”;进出口总额达到2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亿元,对外投资额超过10亿元。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