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研中心:全球服务贸易前景广阔 未来发展呈现六大新趋势

发布日期:2020-09-07 16:35: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夏宾、庞无
0
当前位置: 中国>> 经济资讯>> 市场资讯

95日,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称“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牵头完成的《服务贸易:开放合作与创新发展》一书,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京发布。“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从1970年的7%提升到2019年的24%。世贸组织预测,到2040年,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比重可达50%,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表示。

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琦称,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发现全球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六大新趋势。

第一,服务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张琦指出,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增速高于GDP增速,全球服务贸易增速也高于货物贸易增速。同时,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已达四分之一,是较高的比例,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40年该比例将提高到50%。

第二,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数字经济的深度渗透,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力、模式、主体等多个方面都发生变化,如,数字经济大幅降低了服务贸易成本,也大幅提升了服务的可贸易性等。

第三,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价值链升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张琦表示,在发达国家最终产品价格中,制造环节增值不到40%,服务环节则达60%;在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中,生产型服务占比达70%,现在有继续深化的趋势。

第四,全球服务贸易格局出现新的特征,一个是结构向高端服务贸易领域发展,另一个是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前十大经济体在全球服务进出口的占比超50%。

第五,商业存在模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按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口径,以商业存在模式提供的服务贸易约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55%,与全球跨境投资60%以上投向服务业的趋势相一致。

第六,全球的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中各方博弈的重点。相比以往的服务贸易规则,新的规则高标准、强约束特征更为明显,由于各国的政策分歧比较突出,数字贸易成为规则制定的焦点,一些新的贸易规则的发展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引擎。”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过去10年,全球服务贸易年均增长4.2%,高于货物贸易增速的60%。当前,服务业创造了全球经济总量的70%、就业岗位的45%、全球直接投资的60%以及跨境并购的一半以上。近5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4.7%,2019年服务进出口达到7850亿美元,连续6年居世界第二;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升至54%,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近60%。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坚持走开放、创新、合作的道路,既实现了自我的发展,更惠及全世界。

展望未来,王炳南表示,将持续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医疗、文化、教育、电信等领域开放进程。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开放的制度性、结构性安排,释放中国大市场的潜力,共同探索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还将持续优化服务领域营商环境,推进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平台的建设,推进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制度创新的举措。在北京等地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数字、文化、中医药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持续拓宽服务领域国际合作,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与各成员一起探讨服务领域的新议题、新规则,共同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