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批准设立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安徽自贸试验区。9月24日,安徽自贸区正式揭牌。9月25日,芜湖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芜湖市副市长贺东表示,芜湖片区将构建具有芜湖特色、在长三角区域有显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
发布会上,贺东介绍,芜湖是安徽第二大经济体,位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设立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可以使芜湖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更全面地融入长三角和中部崛起战略发展,更大范围地发挥自贸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据了解,芜湖片区实施范围35平方公里,包括北部区块和东部区块,其中包含芜湖综合保税区2.17平方公里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芜湖港。
围绕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芜湖片区规划6个功能区,分别为港口物流区、综合保税区、银湖国际社区、中心商务区、滨湖研创区和高端制造区。
其中,港口物流区将立足芜湖港朱家桥港区,打造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数字港区;综合保税区将建设“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始发站和跨境铁路物流园区;银湖国际社区将依托银湖周边资源,建立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中心;中心商务区将构建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集群,形成开放氛围浓厚的国际商务“中心舞台”;滨湖研创区将依托芜湖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打造集科研、孵化、中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先导区;高端制造区将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实体产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此外,贺东还点明了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的未来重点方向。加强芜湖港和综合保税区之间联动,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零差别受理”、“无人政务服务”等创新举措。着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新产业,推动优势产业与战新产业“双轮驱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滨湖研创区,加快全球优质资源集聚,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与芜湖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产业化引领地,成为带动区内、辐射周边的“创新绿洲”。
针对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今后的发展目标,贺东介绍,将通过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力争政府管理方式建立新模式,跨境贸易投资取得新进展,口岸通畅便利获得新提升,产业集群规模实现新突破。建立先进完善的行政服务管理体制,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推进港区一体化建设,为外向型经济赋能;打造协作共享的科技金融创新平台,为产业现代化赋能。逐步建成贸易投资便利、监管便捷高效、产业优势显著、辐射作用突出的改革开放试验区。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