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贸区为核心 洛阳将重点建设这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发布日期:2020-04-30 14:45:57  来源:经济带网  作者:付婕
0
当前位置: 洛阳>>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2020年4月28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以自贸区为核心,重点建设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洛阳市洛龙产业集聚区、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洛阳市伊滨产业集聚区等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承载区,构建要素完备、支撑有力、特色明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

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力争集聚区年均专利申请量增长30%,年均商标申请服务量增长40%,版权等其他知识产权类认证服务量大幅增长;年均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增长50%,年均服务高价值专利中心企业增长50%;知识产权代理、技术开发、创意设计、数据应用、投融资、法律维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40%;通过3年努力,打造20家专业化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100家高水平的知识服务机构,培养一支2000人的知识产权从业服务团队;知识产权交易额突破20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突破20亿元,知识产权各类投资额度突破30亿元。

建设高效的知识产权产业大数据中心

以新组建的洛阳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为核心载体,实现与国内外、省内外优秀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完善本地化知识产权信息化数据库,整合社会信用、产业数据等相关资源,开展数据再开发、分析研究、评估评价等工作,建设特色明显的知识产权产业大数据“高速公路”。

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

合理配置人员和场地,严格招录技术、法律、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专家库队伍,在政策服务、数据管理、运营交易、专利分析、商标申请、评估评价、智力和法律援助、商业秘密保护、行政案件指导、司法案件衔接等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构建自创区和自贸区知识产权服务综合平台

紧抓自创区、自贸区、高新区“三区融合”的历史机遇,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工作体系为目标,深度融合洛阳科技金融大市场、洛阳科技中介超市相应功能,紧密围绕企业需求,建立与科技资源、商务贸易、金融资本、市场服务、政策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功能,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筹建专业化的中原军民融合发展知识产权促进平台

充分发挥洛阳军工院所及单位集中优势,进一步促进国防专利解密和应用工作,引进国防专利服务机构,以中原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为基础,筹建专业化的促进平台,以法律法规为框架,破除军转民机制障碍,推动国防和民用专利的协同创造和推广应用,服务洛阳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促进新材料、新能源、光电技术等领域融合发展。

构建若干特色明显的知识产权服务子平台

以建立全市高效协同的多链条平台为目标,研究出台《洛阳市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单位积极参与相关工作。扩展河南科技大学国家高校成果与技术转移基地功能,完善洛阳理工学院科技大市场运营服务内容,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恒生科技园、清华大学清洛基地等产业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工作。聚焦农机装备、智能矿山装备、新材料等专利密集行业,发挥洛阳公信所、中细软、中联创合等高层次服务机构的作用,引导各产业集聚区,构建涵盖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产业集聚区的多层次的运营子平台。

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项目

积极服务中小企业以知识产权入股、合作、开发、收益的社会资本运营项目,出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社会资本运营专项引导政策,扩大政策宣传普及面,降低中小企业社会融资成本。扩展知识产权大数据信息服务功能,打通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壁垒。建设一支知识产权经纪人队伍,提高项目评价平台的专业化水平。指导建立法律框架内的合作机制,提高社会资本投入精准度,全力呵护新生产业快速成长。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服务

深入贯彻《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34号)精神,深化政银合作,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补助政策,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专利贷”等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扩大专利贷款额度,增加商标权、著作权、地理产品等质押贷款。鼓励保险机构开展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的保证保险业务。

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设立和运营

完善信用风控体系,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探索设立商投联动、投贷联动等多种运营方式的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重点支持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小型科创企业和品牌企业。深化与各级政府、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科技园区合作,推动设立政策类知识产权产业运营基金,建立系统化、流程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加强服务,突出优势,防控风险,扩大规模,以“四链融合”推动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团队

加强司法和执法人员培训,推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创新,充实专家库队伍,建立人民大调解机制,高质量查办各类假冒和侵权知识产权案件。加强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定期搭建业务研讨平台,举办各类高层次论坛等活动,利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活动扩大宣传深度和广度。建立与国内外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智库和平台的合作交流,努力提高河南科技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大工匠计划,提高专利代理人、工程师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