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安徽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会在上海举行,包括境外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和境内外商协会负责人在内的100多名重量级外商代表参会,与安徽对接合作商机,共享发展机遇。这也是安徽省首次在省外举办自贸试验区推介会,现场共签约项目30个,投资总额达到279.5亿元,涵盖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4个领域。
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肥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运行按下“启动键”。合肥、芜湖、蚌埠三大片区全部处于合肥都市圈内。两个多月来,三大片区在科学研究、制度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试先行,多点发力,开局良好,合肥都市圈正朝着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稳步迈进。
合肥都市圈迎来发展新机遇
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将更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形成长三角自贸区一盘棋。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引擎,合肥都市圈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合肥都市圈发展是安徽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安徽未来经济发展中起到引领和支柱作用。”合肥学院经管学院院长陈江华说,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均处于合肥都市圈内,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合肥都市圈要借力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个都市圈创新生态。同时要利用安徽自贸试验区高标准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及路径,形成高质量对外开放经济。
他认为,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得益于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同时合肥都市圈也要为安徽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社会资源、空间资源等支撑,做好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的积极实施者。
“9+3+N”将陆续落地开花
面向未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如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近日,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目标是,未来三至五年分阶段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推进开放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建设,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创新活跃强劲、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目前,安徽自贸试验区“9+3+N”专项推进行动计划已经出炉,涵盖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主要内容。其中,“9”即9个专项行动计划,由省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分别开展营商环境、投资、贸易、科技、产业、金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法治保障、片区联动和复制推广的专项行动计划;“3”即3个片区的专项实施方案,确保总体方案每条任务都能落地见效。未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将陆续在合肥都市圈内落地开花。
蚌埠片区:启动“三首”开门红行动
9月24日,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正式启动运行。开门即开张,“三首”开门红行动立即展开,即首批总投资103亿元的8个项目签约、首批6个入驻注册企业颁证、首单140万美元国际贸易交易。
10月15日,蚌埠片区的未来发展蓝图正式公布。据了解,实施范围共19.91平方公里的蚌埠片区,将建设沿淮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交流合作平台,按照功能相对集聚原则,设立五大功能区暨研发创新区、产业集聚区、综合保税区、港口物流区、现代服务区。
坐落在蚌埠禹会区和高新区内的蚌埠片区将发挥“三区叠加”优势。蚌埠片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除片区核心区外,蚌埠还积极谋划发展高新区、禹会区非片区以外的联动创新区和带动辐射区。积极形成与淮上区、龙子湖区、高新区硅基产业,与固镇县生物基产业,与其他县区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5G、生物医药等“内联外融”联动创新区。积极与沿淮和皖北地区探索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合作机制,创新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新途径,建立跨区域外贸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带动沿淮、辐射皖北”带动辐射区。
“我们将努力把蚌埠片区建设成为联通皖北与皖江、淮河与长江不同区域同频共振的重要交汇点,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蚌埠片区有关负责人说。
合肥片区:点燃“速度与激情”
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总面积64.95平方公里,涵盖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和蜀山区三大区块,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两个多月以来,三大区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探索创新,上演“速度与激情”。
●合肥经开区块: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根据规划,合肥经开区块以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集成电路与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与公共安全等主导产业。“依托五大功能板块,合肥经开区将加快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勇当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的核心区、合肥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的先行者,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露表示。
●合肥高新区块:大力发展新经济
9月30日,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举办“首批改革创新举措启动仪式”,发布了自贸区服务专窗、新经济应用场景、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改革创新举措。10月17日,合肥高新区块又举办“首批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308.8亿元的80个项目签约入驻,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均为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具有发展质量高、示范效应强、行业前景优等特点。
合肥高新区大力发展新经济作为推动自贸试验区产业优化的重要抓手,重点布局平台生态。建有人工智能研究院、量子创新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签约落地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平台、类脑智能开放平台等企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声谷、中国安全谷双轮驱动创新发展。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开展百亿企业、高成长企业、爆品企业等企业培育遴选计划,先后吸引寒武纪、四维图新、海康威视、华云数据等高质量新经济企业落户。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依托“链通高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优质企业跨链合作,形成以智能经济为核心,绿色经济、健康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为主的新经济产业形态。
●蜀山区块: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核心产业
10月9日上午,蜀山区举行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管理办公室(临)揭牌仪式。蜀山区以精品型、差异化发展为目标,围绕“中国环境谷数字新园区”建设,重点发展跨境电商、高端制造,以数字经济赋能跨境贸易新格局。
蜀山区块启动运行以来,开启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同时,举办了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科技金融创新峰会,持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增强蜀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集聚金融要素资源。截至目前,蜀山区块已新登记注册企业160户,注册资本金约9亿元。
蜀山区块还联合庐州海关积极推动监管方式创新,联系机场集团帮助本地企业解决仓位需求,实现跨境电商零售出口9610业务新突破,单日业务量从1000多单增长到1万多单,10月14日更是突破2.8万单。10月22日22时30分,3万多个跨境电商包裹搭乘合肥定期国际货运航线发往美国芝加哥。这是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监管仓建成以来单次到货最大的一批。跨境电商是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的核心产业,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蜀山区加快制度创新,推行了跨境电商“清单核放、汇总统计”,跨境电商风险管控智能化,跨境电商转关无纸化等创新改革事项,大大提升通关效率。
芜湖片区:以奔跑的姿态加速腾飞
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芜湖片区也同步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截至11月19日,芜湖片区注册企业已达812家,注册资金累计213.3亿元。如今,芜湖片区紧紧聚焦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和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的战略定位,突出战新产业发展和区位交通优势,让这片35平方公里的土地早日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沃土和成就梦想的乐土。
●深耕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10月10日下午,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为芜湖市慕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34家首批入驻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并颁发营业执照。至此,在芜湖片区注册企业实现“网上通办,一日办结”。
目前,芜湖片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首批拟定了22条赋权需求清单、30条试点任务清单,涵盖人才引进、港区建设、口岸建设、外资银行设立、无人驾驶测试、再生铜进口、直升机制造、国际邮政互换等内容。为了让企业享受更多制度创新红利,芜湖片区还积极复制推广其他自贸区的改革试点经验,已复制推广了前五批88项经验,目前正在复制推广第六批经验,这里正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检验对外开放的“试金石”
在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进程,一个高能级的对外开放平台对芜湖来说至关重要。而企业的获得感,就是检验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成果的“试金石”。
在芜湖片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设立了企业登记服务专窗,对原有存续企业分批次进行注册、开辟“绿色通道”、统一标识,并安排专人负责自贸试验区企业登记工作。
为了使制度创新成果高效服务企业,芜湖片区加快建设对标全国一流的企业服务中心,着力打造零差别受理综合窗口、“7×24”小时不打烊服务区和5G政务服务智能大厅;积极推进“一业一证”“容缺受理+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探索“区块链+综窗通办”模式,建设自贸试验区企业大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一流服务。
根据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芜湖片区将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机器人、航空、航运服务和跨境电商六大产业,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今后,芜湖片区将聚集六大产业,加快引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