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鄂西空白!湖北第四个综保区——宜昌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

发布日期:2020-12-28 16:45:47  来源:三峡晚报  作者:
0
当前位置: 宜昌>> 经济资讯>> 市场资讯

12月25日,宜昌综合保税区在全国率先以“线上方式”,顺利通过封关验收,成为全国首个云验收成功的综合保税区同时填补了鄂西区域没有综保区的空白

宜昌综保区是湖北省内第四家,也是除武汉市外第一家获批设立的综保区,填补了湖北自贸试验区宜昌片区没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空白,更填补了鄂西区域没有综保区的空白。其规划面积1.39平方公里,分为保税加工、物流仓储、口岸作业、综合配套四大功能区块。截至目前,已进驻项目30个,其中外资项目7个,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进出口额70亿元。项目契合宜昌产业发展需要,涵盖5G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材等领域,涉及飞机保税维修、融资租赁、再制造、保税研发、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随着宜昌综保区的封关运行,宜昌对外开放平台再添新势能:宜昌高新区、宜昌自贸片区、宜昌综合保税区、宜昌跨境电商综试区联动发展,改革开放先导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全面布局;空港、水港口岸、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叠加;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研发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宜昌综保区将充分发挥高新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叠加”的制度创新与产业联动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一流标准和开放姿态打造湖北综合保税区发展样板,着力构建支撑宜昌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智慧建设

高标准打造国际化重点园区

4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综保大楼和海关监管设施、777平方米的检验检疫区、335台视频监控摄像机、126对红外对射报警探测器、24小时无盲区实时监控……一个一流的现代化智慧园区正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座对外开放地标已然崛起。

这是湖北省内除武汉市外首家获批设立的综保区。

作为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将在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宜昌综保区规划面积1.39平方公里,分为保税加工、物流仓储、口岸作业、综合配套四大功能区块,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在宜昌综保区,主卡口设置了7条通道,内卡口设置了5条通道,均安装了与海关联网的视频监控系统。各通道间建设有隔离设施,设有明显标志,并安装了集装箱箱号识别、光学车牌自动识别、安全智能锁、自动放行、电子地磅等系统。围网内设有9850米巡逻通道,已经实现全程无障碍巡逻。

查验场地占地面积6470平方米,已配置查验平台、安全防护、与海关信息化系统联网的电子地磅和病媒生物监控等设施。综保大楼内已为入区企业配套设置政务及报关报检服务大厅,一层设有海关、税务、市场监管等服务窗口及办公用房,二层主要设置海关办公场所及数据机房。铺设了海关、税务等数据专线及5G互联网,可满足各入驻部门业务监管信息共享需要。

2020年12月25日,国家验收组召开联合视频验收会议,一致认为宜昌综保区基础和监管设施符合验收规范,具备封关运营条件,同意宜昌综保区通过验收。

连接全球

布局“五大中心”谋划产业新格局

早在2018年6月,宜昌综保区启动建设后,宜昌在强力抓好申报、建设等各项工作时,也同步开展招商引资,谋划产业新格局。

宜昌综保区获批后,根据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最新发展趋势,谋划了以食品和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以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研发等新业态为重点攻克领域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五个中心”进行布局。

2020年4月29日,宜昌综保区举行首批项目入驻仪式,15个项目领到入园“钥匙”。

近年来,宜昌进出口额一直稳居全省前列,一批企业先后成功“走出去”,在美洲、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建设工业园区、设立研发基地。宜昌综保区获批后,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积极服务这些外向型企业,人福医药全球总部基地已布局综保区周边,安琪酵母进出口基地已入驻园区,特别是宜昌市化工龙头兴发、宜化在转型升级后,也抢滩综保区,以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

宜昌综保区不断加大产业培育增量,5G新材料、冷链加工、工业互联网研发、乐器国际贸易等项目先后落地,现已引进项目30个,涉及飞机保税维修、融资租赁、再制造、保税研发、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其中,奥马电子5G新材料项目成为宜昌综保区首批入驻、提前享受税收政策、率先建成投产的企业。OBM跨境电商高端家居贸易中心项目、领尧国际货物进出口及护肤品生产基地已经开展业务。

宜昌综保区封关运营后,将充分发挥平台的功能优势和辐射效应,在稳外贸、稳外资、稳就业、稳预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重点抓好区内、区外两个联动,形成发展最大合力,吸引补链强链的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入驻区内,推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区外布局,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高效运行

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

宜昌综合保税区具备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基本功能,并赋予配套了特定税收、监管政策,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境外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即可保税,不用交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出区入境时再交税;而境内货物进入综合保税区后视同出口,即可退税;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消费税。打造境内关外,在“家门口”实现保税、免税、退税,从而降低企业各种成本,促进资金回笼,增强竞争力。

不仅如此,入驻宜昌综保区的企业还能够将注册登记手续和购置进口自用设备环节前置,在综保区正式通过验收前即可享受保税免税等特殊功能政策。

而这,正是受益于宜昌综保区探索的“先建设后申报、先入驻后封关”的“宜昌模式”。在整个园区还没有达到验收条件前,先实现标准厂房建成一栋、验收一栋、投入使用一栋,以便签约项目早进驻、提前享受政策。

受惠于此,2020年9月29日,宜昌综保区首个入驻项目——奥马电子5G通讯材料项目首条生产线竣工试生产。项目一期的3条生产线全部实现投产后,可年产300万平方米高端覆铜基材,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手机、电视、电脑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自单体竣工验收推行以来,海通国际贸易中心、兴发集团食品级磷酸盐保税物流、湖北品美高端家居等项目先后入驻宜昌综保区。

“十四五”期间,宜昌综保区将充分发挥“境内关外”的开放优势,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引进培育跨境电商、保税研发、冷链物流等新兴业态,辐射“宜荆荆恩”城市群,着力打造鄂西渝东区域内陆开放试验场、外向经济新平台。力争到2025年宜昌综保区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进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成为鄂西渝东区域内陆开放试验场、外向经济新平台,“十四五”期间全区外贸依存度提升至25%以上。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