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3月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辽宁省公布了首批200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和100个“揭榜挂帅”榜单,标志着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工作全面启动。据悉,在2021年10亿元的省本级科技专项资金中,辽宁省将安排5亿元用于支持联盟建设和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单个联盟年度最高支持不设上限,单个“盟主”企业年度最高支持金额可达到2000万元。
建立建好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结合“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省科技厅提出了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的目标、政策和服务模式。“十四五”期间,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需求,辽宁省将推进构建由企业做“盟主”的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000个以上,引导企业自发组建联盟3000个以上。同时,依托联盟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攻克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等1000项左右,开发重大创新产品和关键零部件500个以上。
据悉,联盟由企业牵头按照市场机制自发组建,并具备以下3个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企业做“盟主”。“盟主”应为在辽宁省内注册并实地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具有一定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并具有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力;大学或科研机构作为必要成员单位,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备比较优势;鼓励金融、中介等机构及产业关联企业参与联盟建设。二是有契约关系。已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建立起内在利益机制。三是有明确的市场目标。联盟以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协议中有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能够形成生产力。
联盟主要任务是开展“揭榜挂帅”突破“卡脖子”技术,包括6个方面:一是组织开展“揭榜挂帅”等机制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制约我省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二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成员单位创新活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三是推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四是整合成员单位优势,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五是推进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六是以“带土移植”等方式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加强科技人员的交流互动。
为推动联盟组建的广泛开展,组织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省科技厅制定《辽宁省建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工作指引(暂行)》和“揭榜挂帅”工作方案,提出推进构建联盟基本原则、联盟组建基本条件、主要任务以及“揭榜挂帅”的主要方向和工作要求。
为鼓励和引导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组建,铺开“揭榜挂帅”工作,省科技厅出台了《关于支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发展的若干政策》,改革优化省本级科技计划体系,切实加大对联盟的财政支持力度,推进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例如,设立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试点示范激励计划,鼓励联盟开展试点示范,省级科技专项资金分档次给予“盟主”企业100万元至300万元运行经费支持。各市同步提供配套政策,形成资金合力;设立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支持“盟主”企业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由省市两级财政和联盟企业按比例出资,省级科技专项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设立省“带土移植”引育计划,鼓励联盟“带土移植”引进科技人才和团队,根据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具体情况,采取“省市配套”和“一事一议”方式,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给予100万元至1000万元支持;设立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及中试基地奖励性后补助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后补助计划,鼓励雏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自发组建联盟,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情况给予相应比例的后补助支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实行项目课题制度,课题由“盟主”提出和确认,并视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鼓励有条件的联盟整合成员单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集成产学研各方力量建设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或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联盟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鼓励联盟成员单位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建立国际合作基地,带动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用好国际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为有效推进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建立内在利益机制,引导激励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省科技厅还制定了《辽宁省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评估评价办法(暂行)》,适时对确定的典型联盟开展评估评价。择优确定一批典型联盟开展试点示范,并给予“盟主”企业政策激励支持。
据介绍,辽宁省科技厅明确将聚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辽宁省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聚焦辽宁省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的技术“瓶颈”,通过“揭榜挂帅”,有效集聚和整合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2021年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的“榜单”都来源于辽宁省产业链创新链上的龙头和骨干企业,这些企业都建立了实质性的产学研联盟。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