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宜昌市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产业园区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方案》明确,产业园区提升工程计划实施项目269个,总投资约1490亿元。2021年,将重点抓好57个产业园区基础设施、68个科技智慧园区、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小镇项目建设。2022年,重点实施22个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1个科技智慧园区、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
根据上述目标,《方案》提出,加快发展宜都化工园区、姚家港化工园区、白洋工业园区、猇亭工业园、双莲工业园区及鸦鹊岭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以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将园区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推动园区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园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园区向绿色化、专业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将宜昌市产业园建成产业关联度高、细分领域影响力强、配套设施齐全、服务环境优良的承载地和集聚发展区。
一是补齐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短板。坚持“新基建+老基建”融合发展,完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当阳双莲工业园、夷陵区鸦鹊岭工业园等新工业承载区,基本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科技引领、智能先进的智慧高效产业园。宜昌市三年计划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115个,计划完成投资377亿元。
二是打造科技智慧园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重点在仿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打造“高精尖”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园区。重点依托宜昌人福、东阳光药业等企业打造宜昌仿制药基地;依托中船重工、湖北力帝等企业加速发展智能制造项目。宜昌市三年计划完成科技智慧园区项目133个,计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
三是加快建设绿色园区。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促进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加强园区集中污水处理、环境风险防范和事故应急等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重点推进宜都化工园、姚家港化工园建设绿色化工园区,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生态含金量。宜昌市三年计划完成绿色园区建设项目投资120亿元。
四是加强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建设一批“一县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以园区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秭归脐橙产业园、采花速溶茶精深加工园、枝江安福寺食品工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综合实力。打造一批茶旅、橘旅、花旅农业农村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旅游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宜昌市三年计划完成21个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特色小镇提档升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13亿元。
《方案》明确,根据项目性质分类确定筹资渠道。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可采取企业自筹资金、发行企业债券、申请银行贷款等市场手段筹资;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可由各级政府在既有政策框架内,通过预算资金、政府债券、单位自筹、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筹资。
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市直部门加强与国家、省直对口部门的对接,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相关财政专项等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基建投资、财政专项等政策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支持有关项目建设。
此外,《方案》还要求,立足人才、技术、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精准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产业园区提升工程重点项目集聚更多要素资源。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