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设5亿专项资金!“光谷硬核科技十条”护航科创大走廊建设

发布日期:2021-03-15 16:03:47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0
当前位置: 武汉>>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39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关于支持“硬核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光谷硬核科技十条”政策,每年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硬核科技”企业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场景示范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支持1000万元,为东湖科学城及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提供政策护航。

据悉,“硬核科技”企业一般具有“三高”特点,即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高、专业人才要求高。这类企业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当前,围绕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发展“硬核科技”,已成为国家鼓励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点,国内各主要城市均在加速推进芯片、人工智能、基础软件、脑科学和类脑科学、量子技术等“硬核科技”产业谋划培育。“这也将是未来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关键竞争力。”

《政策》适用于在东湖高新区注册纳税,从事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企业。积极支持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开放和示范应用。主要支持方向为基础软件、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集成电路,支持对象为年主营业务收入在3亿元以内的企业,更侧重对孕育期、高成长期企业的培育支持。

基础软件研发聚焦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研发;人工智能融合应用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慧医疗等场景,同时支持脑科学、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认知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聚焦通信电子、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以及量子通信、信息安全、健康医疗、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市场需求大的集成电路产品。

其中,重中之重是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光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功率半导体器件,激光半导体器件等特种半导体器件,半导体智能检测设备,IP及EDA软件。

支持“硬核科技”创业源头

成立时间5年以内的“新四军”创业企业最高支持50万

《政策》明确对成立时间5年以内的“新四军”创业企业,企业或企业负责人拥有Ⅰ类知识产权,正常开展业务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企业实缴注册资本的50%,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金支持,支持创业企业发展,连续3年给予企业年销售收入5%的奖励,同一企业每年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创业投资基金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在高新区开展投资

鼓励投资机构在高新区设立主要投资于区内“硬核科技”企业的基金,支持高新区国有投资平台、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基金的发起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按比例参与设立。对获得机构投资者股权投资的企业,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资助,同一企业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项目实际投资额(单个企业)在1000万元以上的机构,对管理机构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支持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引进

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生给予每人8万元的落户补助

支持企业引进“高精尖缺”技术管理人才,对年度个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于8万元的人才,按每人最高不超过20万元给予支持,同一企业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理工类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招聘,对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给予每人2万元、5万元和8万元的落户补助,同一企业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

企业研发创新最高补助300万

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推动新技术和新模式应用。对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且年度研发投入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企业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经税务部门认定的研究开发费用,下同)的2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研发后补助;对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且年度研发投入比例不低于10%的企业,按照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15%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研发后补助;对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3亿元以下且年度研发投入比例不低于8%的企业,按照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研发费用的10%给予最高300万元的研发后补助。

支持企业扩产发展

企业采购国产设备最高补贴1000万

《政策》提出,对购买用于研发生产的核心关键设备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实际投入的30%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同一企业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择优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项目

对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人工智能应用项目,经评估后,按最高不超过实际投入资金30%的标准进行支持,单个企业最高可给予300万元支持金额。

支持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做大做强

对主营业务收入在3亿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项目(不包括土地、建设等投入),按照重大产业项目“一事一议”的方式,在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落户、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单个企业同一年度因本政策享受各类补贴、奖励总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