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金名片 “十四五”浙江将打造“3个自贸区”

发布日期:2021-03-31 15:06:00  来源:杭州网  作者:
0
当前位置: 浙江>> 经济资讯>> 市场资讯

3月29日,记者从浙江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自2020年9月率先扩区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吸引集聚全球高端要素,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在此基础上,面向“十四五”,浙江又明确提出围绕“五大功能定位”建设,着力打造数字自贸区、油气自贸区、枢纽自贸区这3张“金名片”。

“其中,建设路径最清晰、也是最有基础的,是油气自贸区。”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5年,浙江将持续深化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推动舟山、宁波在油气产业方面政策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国际油气储运基地、全球一流的国际石化产业基地和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努力成为我国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到2025年,浙江自贸试验区目标实现油品储备能力、炼油能力、油气交易额分别超7000万吨、9000万吨和1万亿元。围绕长三角市场对牛肉、海产品等高端动物蛋白的消费需求,浙江自贸试验区还将建设浙江国际农产品中心和冷链分销体系。

数字自贸区是时下国内不少自贸试验区瞄准的建设方向,浙江起步最早、基础较好,有条件率先破题。对此,浙江将充分利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手段,促进六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一体化、现代化的数字监管、数字服务,打造数字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到2025年,浙江目标实现以数字贸易为主体的新型国际贸易额1.2万亿元、占国际贸易1/3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eWTP全球布局达30个。

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浙江还将着力打造枢纽自贸区。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要推动宁波舟山港与义乌国际陆港一体化发展,强化“四港”联动发展的航运枢纽,到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500万标箱,“义新欧”中欧班列突破3000列;围绕“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精细化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优化升级、集群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制造枢纽,到2025年,力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达到5个,集聚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130家以上。

打造3张金名片,浙江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省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自贸试验区要加快对标国际先进,探索新型贸易方式特别是数字贸易、离岸贸易发展,积极接轨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为制度型开放探路。

同事浙江统筹舟山、宁波、杭州、金义片区联动发展,推动在油气产业、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小商品贸易等领域改革联动协同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在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开展平台、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强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探索共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到2025年,带动所在区域新增GDP5000亿元,2035年新增1.5万亿元。

延伸阅读

“五大功能定位”:一是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聚焦能源和粮食安全,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和油气储运基地、全球一流的石化炼化一体化中心和海事服务基地,成为我国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二是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重点发挥宁波、杭州、金华义乌这些城市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易货贸易等新型贸易优势,全力拓展新的国际贸易领域。三是打造国际航运与物流枢纽,浙江已经有一些顶层的规划,要大力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支持全球智能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指数、快递物流指数等成为全球航运物流的风向标。四是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规则、标准研究和实践,全面拓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生活新服务等领域。五是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要是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建立关键零部件国际国内双回路供应格局。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