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施工图路线图!武汉制定发展图谱 推进产业转型提升

发布日期:2021-04-08 17:03:45  来源:凤凰网房产  作者:
0
当前位置: 武汉>>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加快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经济中心,2021年3月28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最新出台的《武汉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提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达到17600亿元、增长12%,力争达到17800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力争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力争1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力争15%外贸进出口超过2970亿元、增长10%,力争超过3000亿元、增长11%

方案明确,锚定“五个中心”建设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965”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重点聚焦四个方向:一是提升产业能级,务实推进支柱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现代服务业升级“三大计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切实做好“去”“转”“育”“提”四篇文章,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三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上下游关键配套,显著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特色产业;四是科学调整空间布局,聚焦发展各区主导产业,着力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区域产业品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武汉制定产业发展图谱,突出差异化发展。其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聚焦“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直播电竞、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家居、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聚焦网络安全、新型显示、现代物流、健康食品等主导产业;中心城区(不含青山区)聚焦金融服务、创意设计、商务商贸、文化旅游、健康服务、工程设计等主导产业;青山区(武汉化工区)聚焦先进基础材料、智能制造、氢能等主导产业;蔡甸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江夏区聚焦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黄陂区聚焦商贸物流、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新洲区聚焦航空航天、航运物流、智能制造、建筑业等主导产业。

武汉将策划产业招商地图,谋划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开展策划招商。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引进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2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不少于1个,各新城区引进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1个,各中心城区引进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不少于1个。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各引进总部项目不少于2个,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各引进总部项目不少于1个。

2021年,武汉计划新开工600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为此,武汉将加强项目要素保障,优先保障新开工项目用地需求,推广新型工业用地政策,实行拿地即开工,重点工业园区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地比例达到100%。坚持问题导向,抓紧实施市级重大项目390个以上,充分发挥市领导同志联系100个市级重大项目机制作用,及时协调解决影响项目顺利推进的困难及问题。推动全年咨询诊断服务1000家企业,分类推进500个技改项目。

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方案明确做大市场主体总量,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0万户,力争达到25万户。实施企业品牌培育计划,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分行业分层次建立3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深化企业梯次培育,狠抓“小进规培育库”“退规风险企业库”,力争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00户。大力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持续推进“个改企”“企改规”“规改股”“股上市”,优化企业上市培育机制,设立武汉市企业上市促进中心,提高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筛选150家以上“金种子”“银种子”上市后备企业,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过会企业12户,累计达到93家。

为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武汉提出打造集约高效的产业园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分别升级改造3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四个新城区分别升级改造2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提高投入产出强度,坚持“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三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亩均税收不低于35万元,四个新城区重点工业园区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新增1栋纳税亿元以上楼宇,武汉市新增亿元楼宇10栋,累计突破90栋。同时推动传统商圈升级,鼓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武商、江汉路、楚河汉街等特色商贸街区。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加快建设小龟山金融文化公园、建设大道金融产业带、武汉创意天地等特色街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标准打造“五色旅游”精品,加快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街区和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地。

此外,方案还提出,进一步优化武汉市营商环境,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氛围,实施企业家成长计划,打造企业家投资兴业热土。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从财政资金、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企业成长、智能化转型、人才引育、用地保障等多方面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企业获得感。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