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加推” 为啥要积极争取第七航权?

发布日期:2021-04-15 16:27:58  来源:大河网  作者:祝传鹏
0
当前位置: 河南>>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4月12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新时代制度型开放高地的意见》目标任务、投资管理、贸易便利、产业体系、国际通道枢纽、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列出27条举措,明确了打造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4月13日,记者为此对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河南省航空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乔善勋进行了专访。

争取第七航权为河南省探索建立内陆无水港提供了新机遇

《意见》十四条打造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提出,推动“空中丝绸之路”提质扩能,充分利用第五航权,积极争取第七航权,构筑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体系。那么,什么是第七航权,它有多重要,对河南又会带来哪些利好?

“此次《意见》的发布,指明了未来5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保障了河南省航空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优势。”乔善勋说,将郑州打造成国际航空枢纽,航权政策的争取和落地至关重要。争取第七航权政策的落地,为河南省探索成为中国内陆无水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乔善勋说,航权最早来源于1944年在芝加哥签署的“芝加哥协定”,该协定草拟了有关两国间协商航空运输条款蓝本,其中的条款沿用至今。具体又分为9种。其中第五航权是中间点权:航程由开始或结束而有权途经两个外国,并载、卸客/货。比如瑞士国际航空的飞机来往苏黎世和马斯喀特途经迪拜载客。

争取第七航,将会极大支撑河南“空中丝绸之路”自由贸易港建设

第七航权则是完全第三国运输权:在境外接载客运而不用返回本国。它是指允许外国航空公司可不从其母国始发或终止航班,而直接在航权授予国与第三国之间经营国际航线航班。如根据中美航空运输协定,我国允许联邦快递公司经营广州与第三国之间的国际货运业务。

具体而言,中美2004年议定书第11分条规定,该空运企业有权在另一方境内的枢纽地点与第三国境内一点或数点之间经营定期国际全货运航班,而无须飞至指定该空运企业一方的境内地点。2019年冬春航季,联邦快递公司在中国每周共运营123班货运航班,在其设立枢纽的广州白云机场每周共运营88班货运航班,其中68班为第七航权货运航班,有效推动了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驶入“快车道”。

“2020年6月份,民航局在海南自贸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是我国在航权方面的最高水平开放。此前,我国仅对个别国家在个别城市开放货运第七航权。而对海南省开放第七航权是客、货全面放开,不仅超出我国现有双边航权安排的最高水平开放,也是世界范围内自贸港航权开放的最高水平。”乔善勋说,如果能积极争取到第七航权客、货运在河南落地,将极大支撑“空中丝绸之路”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争取第七航权落地有助于提升河南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乔善勋认为,河南省不临海、不临边,只有通过飞机才能直接融入世界产业链中。开放第七航权能够有效激活河南省的客货运潜力。

其次,补强航空产业短板。开放第七航权,将有效吸引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公司在河南省建立运营基地和航空货运转运中心,同时吸引国内航司在豫加强投资。

另外,航空运输业对于“空中丝绸之路”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有重要的战略先导引领效应。通过航权的开放,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河南的高端旅游、贸易、服务和其他产业快速发展。

此前河南省民航运输客流量大多数以国内客户居多,国际客流占比很小。一方面,国际客流大部分都是商旅客户,而我们省拥有14个5A级景区,排名全国第3。另一方面河南省旅游高端客流很少。

“洛阳市在2019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42亿人次,但是旅游总收入为1321亿元,人均只有930元。郑州市2019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598亿元,人均1224元。”乔善勋说,积极争取第七航权的落地能够改善河南旅游的客源结构,提升河南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河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贸办主任马健表示,《意见》是在新阶段新起点对河南自贸试验区的顶层设计。河南省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突出制度型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确保河南自贸试验区2.0版开好局、起好步,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开放强省增活力、添动力。

延伸阅读

《意见》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五个注重”

注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将河南省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充分发挥“四条丝路”的开放通道优势,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各类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着力畅通双循环。比如要进一步用好第五航权,争取第七航权,深化航空电子货运试点,引领航空运输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注重制度型开放打造新优势在制度创新上突出与RCEP、CPTPP等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展首创性探索、集成性创新。比如在电信、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和压力测试,同时加强准入后的行业引导、培育和管理。又如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强调“包容审慎”“低干预、高效精准”,革新传统监管模式,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注重高质量发展增强新活力把产业带动、项目支撑作为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自贸试验区将加快引进培育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和产业链头部企业,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制造业领域应用,培育先进制造领域细分行业“单项冠军”企业等。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动能把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作为重要改革内容,更大力度向各片区放权赋能,着力发挥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自贸试验区可以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对制度创新实行容错机制,对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奖励。

注重政策针对性增强各方获得感不断增强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让企业、群众在更大范围共享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红利。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推进跨境电商进口药品和医疗器械试点、跨境电商“网购保税+实体新零售”模式,让大家享受便捷先进的医药医疗服务、买到优质便宜的进口商品。对全省其他区域来说,申建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探索建设开放创新联动区,将在更大范围放大政策制度红利的溢出效应。

图解:河南推进自贸区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新时代制度型开放高地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