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颁证揭牌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举行。这标志着全国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转型升级为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此时,距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封关运行刚好过去了17年。
从保税物流园区到综合保税区,升级后这片紧邻外高桥码头的特殊区域,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又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新的机遇?
据了解,升级后的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由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原址、原地、原面积整合优化而来,规划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尽管地址、面积都没有发生变化,但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可不是简单“换个名字”而已。上海保税区管理局规划建设和环境管理处处长赵峰说,过去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受“身份限制”,只能从事仓储运输这些与保税物流有关的产业,拓展的余地相对有限。“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后,这里的企业可以从事保税研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各种业态,区域功能进一步得到拓展和丰富,可以更好地承接外高桥地区的产业溢出。”
成为浦东改革发展“金手指”
2004年4月15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与外高桥港区联动试点的公告》,确认了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封关运行。17年来,这里成为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区港联动”先行先试区,推出了海运直通等口岸功能与区域功能相结合的业务,打通了港口区域与保税区域政策业务隔离的瓶颈,建立了顺应国际物流需要的特色功能与业务模式,创造了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制度创新与功能拓展的多个第一,为我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生动案例。
17年后的4月15日,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市政府副秘书长、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要加强“双区联动”,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充分利用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物流分拨的产业优势,推进高水平自主型开放;要加强“区港联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加快向检测、维修、研发、设计、贸易综合服务等功能拓展,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加快发展“五新经济”,大力提升外高桥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成为浦东改革发展的“金手指”。
“1+1+3”联动发展新格局
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由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原址、原地、原面积整合优化,规划总面积为1.03平方公里。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揭牌后,上海地区符合条件的9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已经全部转型升级为综保区,其中近一半设在浦东。浦东至此也形成了“1+1+3”(一个特殊综保区、一个保税区、三个综保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
这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将打造最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港。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机场综合保税区则将依托海洋与空港的优势,依托铁路运输,打造海铁空多式联运体系,而这正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多年来想要构建的现代集疏运格局。
“一方面,升级后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保税+’的功能将进一步丰富,不再是原来较单一的仓储、转运功能。另一方面,北面的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和南面的机场综合保税区,将和外高桥保税区形成海港联动、空港联动,加上未来联通的沪通铁路,可以进一步探索海、陆、空、铁的业务创新,碰撞出更多创新试验的新路子。”赵峰表示。
“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紧邻外高桥码头,未来通过沪通铁路,一路往南将连接起外高桥保税区、机场综合保税区。在这条线上,我们将开设空运直通车,建设海铁空立体运输网,帮助企业更好发展。”赵峰解释到。
8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的正式揭牌,为外高桥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激发了企业入区发展的激情。活动现场,8个重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涉及海空运联动、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运作、高端定向招商、保税汽车进出口产业链服务、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具有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力强、示范引领的特点,将进一步丰富跨境贸易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从而提升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枢纽和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节点的地位,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敏是签约代表之一,她说中外运2012年就进驻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但过去只能做大宗贸易物流服务,而随着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的揭牌,今后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公司可以将整单货物拆分,然后销售给全世界各地的顾客。“我们在国内有几千家供应商,通过创新贸易方式,新园区可以满足他们的出口需求。这样的业务在过去物流园区时代是不能想象的。”
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作为浦东和上海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发挥“保税+”功能优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探索具有创新示范意义、体现差异化竞争、发挥引领作用的外高桥港综合保税区创新试验新路子,为我国改革开放积累新经验、提供新样本。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