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大连湾里综合保税区(A区、B区)和大窑湾综合保税区通过多部门联合验收,这意味着大连自贸片区这一东北地区“开放层次最高、政策功能最全、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特殊经济区正式进入“双综保区时代”,对外开放平台的再次升级,为大连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两个综保区占地面积4.15平方公里
联合验收组听取两个综合保税区升级改造和运营发展情况,并对基础和监管设施进行了现场验收,经评议,一致同意大连湾里综合保税区(A区、B区)和大窑湾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验收结果将报送海关总署。
2020年5月17日和8月30日,大连湾里综合保税区和大窑湾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复设立。
其中,湾里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为原大连出口加工区,A区是全国首批15个出口加工区试点之一。B区为大连英特尔项目园区,以出口加工为主要功能,享受保税、入区退税、区内加工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
大窑湾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由原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转型升级而来,具有口岸、物流、加工、展示四大功能,实行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货物在区内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特殊政策。
升级后的大窑湾综合保税区将致力打造三个“中心”——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吸引更多国际先进的技术、资金和市场落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同时,多项保税、免税等优惠政策落地。木材行业境内区外委托加工政策,国内客户可以自行进口或在区内选购原木,办理通关完税手续后,直接委托区内企业加工成板材,为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推出全国首批平行进口汽车“转口+保税增值”业务,改变了平行车一般进口、简单仓储的业务模式。针对入区的保税仓储新车,开展内饰装潢升级等保税增值性服务,之后再通过转口贸易销往其他国家,实现了平行进口车产业升级,为国内车商面向国际市场打开通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平台。
综保区助推打造“五大中心”发展目标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升级之前相比,综保区同时具备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口岸作业等叠加功能和海关创新举措“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大连湾里综合保税区和大连大窑湾综合保税区通过联合验收组验收,标志着大连自贸片区对外开放平台再次升级,将为大连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带来全新发展机遇。
下一步,大连自贸片区将发挥好“保税+”功能优势,优化综保区布局,推动综保区发展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检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探索实施以安全准入为主的便利化监管模式,复制推广英特尔“先入区、后报关” “一次备案、多次使用”等集成化监管服务新模式。聚焦“提质、升级、开放、创新”新目标,依托海内外领军企业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转型升级新标杆,为东北振兴发展提供新样本,为全国改革开放积累新经验。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