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汽车产业新目标敲定 全产业链将迈向万亿

发布日期:2021-05-31 15:22:28  来源:大众网  作者:
0
当前位置: 青岛>> 经济资讯>> 政策资讯

5月28日,青岛举行推进全市汽车产业链发展大会会上青岛市汽车产业科创联盟正式成立。同时会上还发布了《推进全市汽车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先行示范区总体实施方案》

助力青岛汽车产业链向万亿级迈进

作为助推青岛汽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联盟将打造山东半岛功能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汽车研发、制造、示范的汽车产业科创联盟,促进产业协同创新,完善产业链条,助力青岛汽车产业链向万亿级迈进。

据悉,联盟由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岛大学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青岛汽车产业骨干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将重点围绕4方面开展工作。在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科研攻关、政策争取等多方向为青岛汽车产业赋能,提升青岛汽车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切实降低研发成本、共享技术成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链。

重点推进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整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形成整车引领、核心零部件聚集的完整产业链条。

成立并争取打造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以智能网联汽车落地应用为抓手,立足青岛既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和应用生态圈,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助力青岛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发布《推进全市汽车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

从区域来看,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是青岛汽车产业链的主要集聚区,已经形成了以一汽解放、一汽-大众、北汽、上汽通用五菱等龙头企业为“头雁”的发展集群,未来也必然是青岛产业链“补全”的主要承载地。

从产业链来看,青岛缺少高端车型、核心零部件、缺少研发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本土企业、缺少总部企业所致。因此青岛的攻坚,将在持续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针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柴油发动机、变速箱,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重点招商。

在《推进全市汽车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里,青岛列出了极为详细的路线图、施工表:

2021年,力争全市整车产量突破130万辆。

2021年至2025年,力争再引进2-3个整车项目(含分公司),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数量达到300家。

2025年,争取全市整车产量突破200万辆,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汽车产业链条趋于完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初步行成。

中远期目标:争取全市整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汽车产业链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带动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向万亿迈进。

发布《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先行示范区总体实施方案》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9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和两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成都、长沙、武汉、海南等26个省市已经开始道路测试工作,各省市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000余公里,发放测试牌照400余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200万公里。就在5月11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6个城市成为了第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根据《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先行示范区总体实施方案》,位于即墨蓝谷核心区、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央智力岛、莱西市姜山镇、青岛(即墨)汽车新城核心区域、青岛中德生态园的首批5块区域,被设为先行示范区,总面积为50.2平方公里,用于“无人化”智能科技与营运、配送、物流、零售、安防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场景试验。

在示范区内,鼓励经过充分验证且检验合格的智能网联汽车先开展试运行及商业运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车(包括出租车、网约车等)、商用车(包括公交、物流车等)和专用作业车(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快递配送、餐饮配送、自动售卖、环卫清洁、安防巡逻等用途的小型无人专用作业车)等规模化试运行和商业运营服务,支持智能网联企业在商业运营服务过程中提供收费服务。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经济自由贸易区小编整理,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链接或以其他形式的复制发表、使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否则与本网无直接责任。